炎炎夏日,高温潮湿的天气对每个人都是挑战, 对于患有心肌病(如扩张型心肌病、肥厚型心肌病等)并伴有心力衰竭的朋友们来说,更是需要格外警惕的季节 。您的心脏本身可能已经比较“疲劳”,泵血功能下降,而高温会让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, 显著增加心脏的负担 ,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衰症状。
为了帮助您安稳、舒适地度过夏天,请务必牢记以下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严防中暑:避免高温是核心原则
1. “躲”字当头:
(1)避开高温时段: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全天最热的时候,尽量避免外出。必要外出请选择清晨或傍晚。
(2) 善用空调/风扇: 室内保持凉爽(建议26-28°C为宜),避免室内温度过高。不要舍不得开空调, 这对您的心脏健康至关重要! 风扇也能促进空气流通,但极高温度时,风扇可能吹来热风,效果不如空调。
(3)寻找阴凉: 外出时务必走在树荫下、打遮阳伞、戴宽边遮阳帽。
(4) 减少体力活动: 高温下散步、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可能成为负担。尽量简化事务,多休息。
2. 及时补充水分(但需遵医嘱):
(1)规律饮水,不要等口渴再喝: 夏天出汗多,体液丢失快。但心衰患者需要 严格管理液体摄入量 。请 务必遵循医生为您制定的每日饮水量限制 (通常包括所有液体:水、汤、牛奶、果汁等)。
(2)少量多次: 每小时可以小口喝几口水,均匀补充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。
(3)优选白水: 避免含糖饮料(增加热量和渗透压)、浓茶、咖啡(可能影响心率或利尿)、酒精(绝对禁忌!会加重心衰)。
(4)观察尿液颜色: 理想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。颜色过深提示可能缺水,颜色过浅如水样则可能提示水分摄入过多(需结合体重判断)。
二、严密监测:做自己健康的“第一责任人”
1. 每日称体重:
(1)固定时间: 最好在清晨起床排尿后、早餐前,穿相似重量的衣物称量。
(2)警惕信号: 如果体重在2-3天内突然增加超过2公斤(4斤),这很可能是体内水分潴留、心衰加重的早期信号! 请 立即联系您的医生 ,可能需要调整利尿剂用量。
(3)认真记录: 养成记录体重的习惯,复诊时带给医生看。
2. 每日观察症状:
(1)关注加重迹象:
呼吸困难是否加剧?(尤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、平躺时憋气需要坐起)
是否出现新的或加重的下肢、脚踝水肿?
是否感觉异常疲劳、乏力,连日常轻微活动都难以完成?
是否咳嗽增多(尤其干咳或夜间咳嗽)?
是否感觉心跳过快、过慢或不规则(心悸)?
是否食欲明显下降、腹胀感明显?
(2)及时就医: 出现以上任何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, 不要拖延,请及时就医!
3. 监测血压和心率(如有条件): 按医生建议的频率在家测量血压和心率。血压过低、过高或心率过快、过慢都应记录并咨询医生。
三、严格管理:药物、饮食、活动是基石
1. 坚持规律服药:
(1)按时按量: 夏天绝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!您正在服用的药物(如利尿剂、ACEI/ARB/ARNI、β受体阻滞剂、MRA、SGLT2抑制剂等)是维持心脏稳定、防止恶化的关键。
(2)利尿剂调整: 医生可能会根据您的体重变化和症状在夏季微调用量。 任何调整必须由医生决定,切勿自行增减!
(3)随身携带急救药: 如医生为您准备了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,请随身携带,并确保家人知道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。
(4)药物存放: 某些药物(如硝酸甘油)怕热,避免放在阳光直射或高温的车内。
2. 坚持低盐饮食:
(1)夏季更要严格限盐! 高盐饮食是导致水钠潴留、加重心衰的“元凶”。目标是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-5克以内(甚至更低,遵医嘱) 。
(2)警惕隐形盐: 咸菜、酱豆腐、腊肉、香肠、罐头、方便面、薯片、话梅、加工熟食、外卖、餐馆菜肴通常含盐量极高。尽量在家烹饪,多用葱姜蒜、醋、柠檬汁、香料(如胡椒粉、孜然粉、无盐香料混合物)代替盐和酱油调味。
(3)阅读食品标签: 注意“钠”含量。
3.合理适度活动:
(1)避免高温时段活动。
(2)选择温和方式: 如早晚凉爽时在室内或阴凉处短时间散步。感觉稍有气促或疲劳就应停下休息。
(3)倾听身体声音: 活动后休息30分钟以上心率/呼吸仍不能恢复,或感觉极度不适,说明活动过量,下次要减少强度和时间。
(4)避免憋气和用力: 如提重物、用力排便(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!)、突然剧烈动作。
四、生活方式细节:舒适安全无小事
1. 穿着透气: 选择宽松、轻薄、吸汗透气的棉麻衣物,浅色为佳,利于散热。
2. 温水沐浴: 避免洗冷水澡!突然的冷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。建议用温水(接近体温)淋浴或擦浴。
3. 清淡易消化饮食: 夏季食欲可能下降,可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少食多餐,避免油腻、辛辣刺激加重胃肠负担(饱餐本身也会增加心脏负荷)。
4. 保证休息与睡眠: 炎热可能影响睡眠,保证充足休息对心脏恢复很重要。利用好午间小憩。创造凉爽、安静的睡眠环境。
5. 情绪稳定: 避免激动、焦虑、生气等强烈情绪波动。保持心态平和。
6. 出行安全:
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、拥挤、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(如烈日下等车、挤地铁)。
随身携带水(在限量内)、药物、联系卡(写明姓名、疾病、紧急联系人电话、常用药物)。告知家人行程。
紧急情况识别:何时必须立即就医?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 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急诊室:
严重且持续的呼吸困难,休息不能缓解。
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。
严重胸痛、压榨感持续不缓解(尤其超过15分钟)。
意识模糊或丧失。
心率极快(如持续>120次/分)或极慢(<40次/分)并伴有头晕、黑矇、乏力。
血压突然显著升高或降低并伴有严重不适。
总结关键口诀:
空调避暑是良方, 严格限盐记心上。
每日体重勤测量, 饮水限量遵医嘱。
按时服药不能忘, 症状加重快就医。
规律休息心态平, 安全度夏保健康!